• 古往今来,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无疑明是非,分黑白,而如今,为中华崛起而读书

划清界限?

人文社科 5小时前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
文章目录[隐藏]

划清界限?

书名:划清界限?

作者:埃里克·豪陶洛·马瑟斯(Erich Hatala Matthes)

格式:MOBI/AZW3/EPUB

标签:社科

日期:2025-02-22

 

内容简介

◎ 喜爱的艺人“塌房”了,还能欣赏TA的作品吗?

◎ 失德艺术家及其作品应该被“取消”吗?

◎ 人品?作品?失德艺术家会做更糟糕的艺术吗?

◎ 从博物馆、电影、音乐到文坛,从伍迪·艾伦、R.凯利、凯文·史派西到J.K.罗琳……大量当代艺术界案例,深入探讨艺术家及其作品周围的道德灰色地带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这本书引人入胜、个性鲜明、文笔流畅,读起来令人愉悦。马瑟斯证明了自己不仅能清晰地传达出复杂的观点,而且还很灵巧。书中充满了生动的例子、另类的俏皮话、有启发性的比喻和个人洞察。

——《分析杂志》

马瑟斯认为,我们可以认识到,一件艺术作品因其创作者的不道德品行而变得糟糕,甚至达到我们无法再欣赏它的程度,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接受其他人仍然可以发现它的魅力。

——《多伦多星报》

马瑟斯通篇分析透彻、细致入微和深思熟虑。 《划清界限?》是对一个极其重要问题的清晰、生动的探索。它并不打算一锤定音,但让我想要了解更多。它也让我想要坐下来喝点酒,并再看一遍《爱与死》。

——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

埃里克·豪陶洛·马瑟斯的《划清界限?》为当前的“取消文化”争议提供了指导:我们应该如何评估诸如高更、J. K. 罗琳、伍迪·艾伦等有“道德争议”的人的艺术作品?马瑟斯细致入微的建议是,我们应该将艺术家和作品区分开来,将私人反应和公众反应区分开来,同时承认我们可能对自己特别珍爱的作品仍然存在情感冲突。《划清界限?》是一本引人入胜、娓娓道来的书,它从美学和伦理学最新和最好的著作中汲取了朴素的见解。

——辛西娅·弗里兰,休斯顿大学教授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近年来,关于流行艺术家的不当言论和行为,甚至某些犯罪行为的揭露比比皆是。加上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,公众对曾经喜爱的艺术家隐藏的生活开始保持警惕和批判的目光。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吗?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失德艺术家?以及,还能欣赏他们的作品吗?

在本书中,作者运用哲学工具,为这一困扰我们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敏锐的洞察。作者认为,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不仅会影响公众对其作品意义的解读,而且还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。艺术作品提供了强大的情感资源,使我们能够在艺术世界中探索道德的复杂性,进而与不道德行为做斗争。因此,我们不应该回避那些失德艺术家的作品,而应该更加深思熟虑地参与其中,并且做出判断:当艺术家有不道德言行时,应该于何时何地在艺术和艺术家之间划清界限。

作者简介

埃里克·豪陶洛·马瑟斯(Erich Hatala Matthes)

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哲学副教授,研究领域为文化遗产、艺术和环境伦理、政治和美学。他在耶鲁大学主修英语和哲学,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。2018年,被美国哲学协会授予公共哲学专栏奖。著有《划清界限?: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》《拯救以及为何拯救:身份、真实性和保护伦理》(即出)。

划清界限?下载地址已隐藏,输入验证码即可查看!(建议使用Chrome内核的浏览器)
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,回复“验证码”,获取验证码。在微信里搜索“李畅随笔”或者“lichangsuibi”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。【验证码不定期更换】

微信打赏
喜欢 (0)
[微信扫码打赏]
分享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